我是五O后。出生在冀中南平原一个小村庄。说我们村子小,那是真小。平原上的村庄,小的也有千八百人,而我们村却不足五百。林里只有三条街,两条东西街,一条南北街街。有人曾形容我们村子小,说一辆自行车往街中心一放,前轱辘在村东,后轱辘在村西。
由于村里人口少,所以,同龄人亦少,我的同龄人屈指可数,不足一巴掌。村里儿童少,办学就困难。我们村小学只有一个教室,一至四年级都在一个屋里上课。老师也只有一个。上了一年级的课,留下作业,接着给二年级讲课。以此类推。
我上学比较晚。按要求七八岁上学,而我十岁才上学。我上过两次学。八岁时上过一次。上学第一天,老师将我的名字写在黑板右上角,让我照样学写。笨手笨脚的我,怎么也写不成。课间同学们围着要看我写的字,大窘。由于怕丢人,说什么也不再上学了。第二次上学就十岁了。那时,总在学校门口玩儿。老师看到我就逗着考我十以内的加减法,我都能答对。老师就找到家里跟我父母讲,孩子大了,该上学了。父亲说交不起学费(一个学期一元钱)与课本费。老师说可以缓交。父母商量后,咬着牙,还是让我上了学。这次上学还没怎么丢人。老师看我年龄大了,除了教我外,还让我自己学,把课程往前赶。第一年,我就学完了一二年级的课,第二年,就学完了三四年级的课。完小要到外村去上。可我还未上完小,文革就开始了。上学就不正常了。有时上,有时不上。
等我再正式上学,就直接上初中了。我的初中上得也非常艰难。我们村与另外两个邻村合办了一个“联中(联合中学)。学校在邻村。这个村办学条件也相当差。村里寺庙一个大殿权做我们的教室。无桌凳,就用土坯垒个台子,自己在家里带个马扎就是凳子。后来,我们一边勤工俭学,一边自己动手盖教室。教室盖好了,我们初中也毕业了(当时初、高中都是二年制)。我的高中与初中大同小异,也是一边学习,一边盖教室,高中毕业时,教室也盖好了。我们的努力,为学弟学妹们创造了相对好的学习环境。
高中毕业后,就回村劳动,成了名符其实的生产队社员。风餐露宿,昼夜劳动,一干就是五年。劳动虽然艰苦,但也有快乐。我的快乐就是读书。劳动之余,就到处搜罗书籍。看到谁家有一本书,就借来阅读。无论优劣,不分内容,有字就读。很多杂书都是那时候读的,从而也养成了我每天读书的习惯。
五年后,恢复了高考。我考了个中专(那时大学、中专一张试卷,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我们那年录取率是3%),上的是卫校。毕业后,分配工作,就成了国家干部。
我的求学经历是艰苦的,与那时的条件有关。相对现在的教学条件,简直是天壤之别。虽然,那时我们没学到多少东西,我还是要感谢我们的国家。那时,新中国刚建国不久,在人民衣食还无着落的时候,就那么重视教育,因陋就俭,自力更生,让我们上了学,读了书。虽然所学知识不多,相对我们的文盲前辈来说,已是相当大的进步了。现在,一些人讲改开前三十年如何体制僵化,如何落后,年轻人那么说,是他们不懂,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有些了解当时情况的人也如此说,那就是別有用心了。评论历史,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去评价历史,其方法与结论肯定是错误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