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民众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但城乡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现象,无论是居民收入、基础设施还是产业竞争力、生态环境均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情况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这与农村发展不够充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生态污染等存在关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强调绿色发展,注重城乡共融合,指出农业农村发展需在可持续理念下有序推进,进而打破当前农村发展困境,有效应对农村发展存在的矛盾冲突。2020年我国已经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这一重要历史任务,但在过往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给实现中国的绿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化解城乡之间的差距,保证新时代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积极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业绿色发展。
    一、乡村振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2018年,我国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相关指导性意见,强调要努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在农业供给侧结构完善过程中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而促进乡村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乡村振兴战略中主要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给我们的发展经验就是要实现绿色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国家要推进乡村振兴,最主要的抓手就是要推进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现在面临着一系列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农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妥善地处理好资源与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清洁和绿色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自己。与此同时在农业绿色发展最终所取得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与人体健康也对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因此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应有之义。
    (二)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肯定了农村以及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乡村振兴的提出明确承认了乡村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城镇之间存在融合发展的可能。农业不再是之前用来支持工业、促进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工具。
而是本身与工业平等的产业。农村地区需要发展,农业也需要发展。因此只有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将农业农村放到与城市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我们才能够努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任何行业任何部门都要实现发展,只有将农业的地位提升,才能更好地向农业发展提供资源倾斜。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三)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为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我国从整体层面出发对如何促进乡村发展进行分析,对乡村振兴后续发展进行部署,指出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需保障现代农村体系构建,积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合适的乡村振兴方案。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需要逐渐将传统农村转型升级为现代化农村,使得农村产业不仅具备经济效益,也能够具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产业建设。这意味着需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为农业绿色发展创造条件。随着时间推移,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趋向,农户收入也逐年增加,因此农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农民生态意识得到强化,能够较为主动地参与生态环保活动,这也有助于农业绿色化发展推进。
    (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合理化布局
乡村振兴建设涉及内容众多,政府部门需结合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将匹配农村资源高效开发需要的产业摆在重要位置,出台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为农村产业从业主体提供税收优惠。农业发展可以丰富上下游产业链,可以为当地其他产业发展带来推动力,有助于三大产业紧密融合,共同挖掘农村资源开发潜力,为产业整体竞争力提高打牢基础。乡村振兴离不开统筹各项资源,逐步推动农业合理化布局,扩大农业供给侧改革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农业发展,尽最大可能降低负外部性。政府主管部门需构建乡村振兴评价体系,对农业产业发展做出相应监管,出台合适的考核方案,确保各岗位工作人员、企业、农户等均可以投身农业合理化布局活动,为农村绿色发展创造良好和谐的外部条件。
    (五)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信息化运行
在过往农村发展中,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信息资源较为分散,这不仅造成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缓慢,也不利于乡村振兴。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支持,政府部门近年来也越发关注农业信息化建设,出台政策拉近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运用多种渠道尽可能补齐农业信息化发展短板。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政府部门推出人才新政,鼓励农业专业人才前往农村,运用岗位补贴、农业创业补贴等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改善当地招商引资环境,努力吸引社会资本前来投资。随着政府部门在农业领域的投资规模提升,农业专业研究单位数量也随之增多,同时市场对农业技术运用提出更多要求,因此乡镇政府、村委会等需与地方高校、农业研究单位进行合作,共同进行农业专业项目研发。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业信息交互效果,扩大农业信息化业务范围,为农业绿色发展带来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逐步落实。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产业多元融合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出现一定变化,相应的社会经济需求也出现转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需加强社会化、生态化建设,逐步提高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逐步创新农村产业多元融合发展之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时期产业发展提出一定要求,强调从数量增长为主的模式升级为具有提质增效特征的模式,对于农村产业发展而言,应引入多元融合理念,在资源统筹配置的基础上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我国农村地区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已有一定经验,所形成的成绩较多。2013年,我国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方案,指出通过引入美丽乡村建设理念,扩大示范区、示范村影响力,打造精致农业示范点,逐步打造更多美丽乡村示范村。地方政府需要结合当地产业特征,投入力量新建农村休闲旅游示范村和生态农业示范片区,这些举措均与产业融合发展直接相关。
2016年,我国进一步提出打造特色小镇,强调特色小镇模式能够有助于地方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提出特色小镇需要将集镇、村庄作为中心,提高小镇辐射力度,吸引产业集聚发展,为产业多元融合提供新平台。此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数百个特色小镇,这些小镇可以满足当地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农业与工业、旅游业、商业等进行有效融合,并获得较好成效。农村产业融合近年来获得更多重视,各级政府积极推动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基础扩大项目辐射范围。经历数年的发展,我国许多农村通过立足当地优势资源,打造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在农业产业基础上结合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科教文卫产业等,为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获取创造条件。
    (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打造美丽乡村能显著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不仅能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也能够提高农村民众生活幸福感。2018年,我国出台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的三年行动规划文件,强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离不开村民生态环保意识强化。该文件认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需长期开展,并明确相应的重点工作,如垃圾整治、厕所革命、污水处理系统完善、村容村貌改善、村庄规划合理性提升等。此后各级政府结合当地情况形成区域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作为主要目标,包括基本完成生活垃圾科学处理、厕所无害化改造、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庄规划管理机制等。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可结合自身资源要素统筹,逐步推动提升型乡村建设,逐渐完善生活垃圾科学处置机制,推进厕所无害化改造工程和生活污水系统构建工程,转变现有村容村貌,提高民众出行条件。对基础条件相对较弱的地区,可突出保障型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尽最大可能保障农村民众基础生活,为农户提供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投入力量逐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经过三年时间的处理,我国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得全面开展,数据统计表明,截至2020年底,我国超过95%的乡村已落实环境卫生整改行动,对当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养殖粪便等进行有效处理;全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村厕所实现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在超过九成的行政村有序开展,使得村容村貌大幅转变。在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投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地区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三)村民绿色意识逐步觉醒
农民不仅是农村的主人,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若缺乏农民参与其中,或农民缺乏绿色发展理念,则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将难以持续。我国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的三年行动规划文件中提出,需要全面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将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强化农民群体文明健康意识,在农村地区深入贯彻核心价值观,结合农村发展需要布置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卫生运动委员会需展现主导作用,引导农村民众学习生态环保知识,鼓励农户逐步摆脱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行为,在农村地区创设和谐、健康的社会风气,运用村规民约等途径构建农村文明体系,使得农村民众能够自主参与生态环保活动。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开展,农村地区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理念得到普及。基层党组织深入农村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引入绿色技术工具,引导农户认知到生态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与农村发展、农户自身利益直接相关。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与众多专业领域内容存在关联,而强化村民绿色发展意识能够成为各项绿色发展活动开展的基础。农村党支部需展现主观能动性,持续宣传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召开村民大会、组织绿色文化活动、拉设横幅等途径丰富绿色发展理念推广方式,鼓励农民主动参与绿色发展技术理念学习,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强化绿色意识,如转变传统生产模式、提高绿色产业比重等。生态文明建设能够进一步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群体中实现宣传,使得农民能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强化自身绿色发展意识。
    三、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基本国情,农业资源“先天不足”,粗放的利用方式以及高强度的利用强度更加加剧了农业资源的稀缺性。由于建设占用、生态退耕,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规模有所下滑。数据统计表明,1996年至今,我国耕地规模缩减约八千万亩,尤其是城郊地区耕地大量减少,从耕地质量等级公报中的内容可以发现,我们国家现在质量较好的耕地占比只有31.24%。全国耕地总面积已逼近18亿亩的红线。与此同时水资源相当紧缺。本来我国人均水量就显著低于国际水平。我国农业用水消耗量依旧占到我们全国用水量的60%,农业用水压力巨大。与此同时我们国家还存在“北粮南运”的现象。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错配更加深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粮食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9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