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化风林先生专门为《第八届中华家谱评展大会论文集》撰写的文章。
化姓从何起源?一直是化姓族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说和中华民族同源吧,历经几千年化姓族人为什么才只有10余万人,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化姓名人几乎没有,就连“百家姓”上也没有化姓,不能不使人遗憾。本文就此发表一点个人看法,以抛砖引玉。
关于化姓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百度上所搜化姓起源于黄帝时期,化狐是最早的化姓,与中华文明同源,已有近5000年历史。
其二:化姓由“苌”转“化”,起源于中原说,历史2500余年。
其三:化姓来源于山西移民说,历史600余年。
本文仅就后两种说法试述一管之见,以供众家评判。
一:历史悠久的村落,“碧血丹心”的传说。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向东6公里,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村落——化碧村。它北依邙山,面临洛河,遥望嵩岳。关于这个村名的来历,得追溯到距今2500多年在此殉难,长眠于此的周大夫苌弘和“碧血丹心”的传说。
苌弘,字叔,公元前约575——492年,是东周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天文学家、他精通音乐。历任周灵王、景王、敬王三朝大夫。其事迹见于春秋左传、国语、礼记、庄子、史记等20多种史料、典籍。公元前517年,孔子34岁时曾入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庙朝之度,察明堂之则。苌弘当时就看出孔子有圣人之表,不无一得传授孔子音乐,是孔子的老师。(孔子家语、辩乐经、师说)
左传对苌弘的最后记载是周敬王28年(公元前492年)如文:“刘氏、范氏世为姻缘,苌弘事刘文公,故周与范氏,赵鞅以为讨,六月癸卯,周人杀苌弘”。当时的晋国发生了内乱,和刘文公姻亲的范氏被赵鞅打败而逃,赵鞅抓不到范氏,就带兵围了周城,要找范氏的幕后支持者,迫于赵鞅压力,周敬王杀苌弘于成周城北的邙山南麓。苌弘被杀,有人将他的鲜血盛入罐中,埋入地下,三年后归葬时,发现鲜血化为碧玉。
苌弘殉难、埋葬的地方,原称“化碧处”,后发展成为了“化碧村”,这个村的原著民也是“化姓”。这里有保存尚好的苌弘墓冢、明、清时期整修苌弘墓立的碑刻。2007年洛阳市人民政府将此遗址确定为第三批地上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故事孕育了古老的地名化碧村、化碧村的原著民恰恰又是“化姓”、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姓氏起源链条。
二:由“苌弘化碧”故事之问 ,探寻化姓起源之迷。
按照周朝礼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身为大夫的苌弘被怨杀,成为了一桩历史冤案,可是,人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人们给以苌弘崇高的评价。在那神权至上的社会,神话是最有穿透力和传播力的好形式,“苌弘化碧”的神话在民间传开。
最早记述这个神话的是“庄子”。庄子是苌弘死后123年出生的宋国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外物{中说:“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这是“碧血丹心”成语的来历。庄子把关逢龙、比干、伍子胥、苌弘并称为四大贤臣,神话的魅力加上庄子这位名人的效应,“碧血丹心”的精神千年传颂。后世也不乏怀念、追思苌弘的碧血丹心精神者,如晋代左思【蜀都赋】:“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赋”、唐代柳宗元著有:“吊苌弘文”、元代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是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等。
但是,这个神话传说的背后还传递出了许多信息,需要我们逐一客观分析,认真解读。这个传说的原创者究竟是谁?这个传说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客观原因是什么?苌弘被杀后,有人将他的血装入罐中,埋入地下,三年后归葬时已化为碧玉,那么这个藏血者究竟是谁?和苌弘是什么关系?又和传说有什么联系呢—–苌弘墓旁为什么居住的恰恰又是化姓-?是偶然,必然?
按照周朝的礼制:人死后其子要守孝三年。这个有严格的规定,老百姓尚且如此。况苌弘身为“大夫”,难道没人守墓?
拂去历史的尘埃,那么,为苌弘收血、守墓、归葬、发现鲜血化 而为碧的不可能是他人,正是苌弘的后人。是他们为了使先人的灵魂得到安息、为了躲避苌弘生前政敌的追杀、为了家族的生存,除大部被迫流散外地,有小部分却选择留了下来,隐名改姓,创造了美丽的神话,故公元前492年或最晚489年即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之后,很可能在这里就诞生了“化姓”。距今已2500多年了。化姓在此为先祖守墓 ,在此生存、繁衍,再逐渐向外迁徙、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三:血浓于水的情缘,世代相守的祖训。
在漫长的历长河中,由“苌”转“化” 的历史记载已荡然无存,老族谱也已散失,但 在化姓家族和迁往外地的苌姓家族中,口口相传“苌、化一家”、“苌、化不分”,“苌”、“化”不通婚。这个祖训,世世代代严格遵守。在一个家族中,祖训是全族人应该遵循的至高无上的原则。笔者近年因整理“化氏族谱”,走访过全国好多地方的化姓族人,老年人都知道这个规矩。当谈起我们化姓为什么这么少?连百家姓上都没有时,他们虽然少有文化,但都知道是祖上“犯了事儿”才被迫改的姓。虽然由“苌”转“化”缺乏记载,但世代口口相传的祖训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四:化姓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一说,只是化姓家族史上的一段插曲。
“要问我们哪里来?山西洪洞大槐树。”这种说法在好多姓氏中广为流传。我们化碧村化姓现存的族谱,成册于乾隆53年(1788年),记载也是始祖化嵩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迁来,难道我们的根在山西吗?为此,我们专程前往山西寻根,结果一无所获。历史记载,明朝时期,确实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移民,我们的族谱也是从这里开始记载的,开篇语是:明洪武定鼎,河南地旷人稀,昭迁移民以实之,始祖奉昭,乃自山西洪洞来偃师——-。这和其他姓氏家族相似。
可是,国家统一进行的大移民,我们化姓为什么能又回到自己的原驻地呢?这非常耐人寻味,可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原因,族谱没有详细记载,据族中老人相传:明朝以前的一个时期,地处兵家必争之地的河南,连年灾荒、战争不断,家族遭到严重打击,几乎到了覆灭的境地,为了生存,幸存的少数几人,奔逃到了当时相对稳定的山西,找到一个偏僻荒凉地方安顿下来,在那土地私有制的社会,外地人所受的歧视、剥削、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能创造出“碧血丹心”传说的他们,又怎能忘记自己的先祖?从迁偃始祖化嵩的名字,就可看出“嵩”不就是嵩岳吗?和化碧村遥望。
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的良苦用心就是让他不忘老根、不忘祖宗。明朝政权建立后,为了恢复国力,巩固其政权,号召移民,使先祖看到了返回老家机遇,伴随着那一时期移民浪潮,他们辗转多年又回到了阔别的故土。
至明成化七年(1472),迁偃后二世“化庸”,成为“贡士”、偃师县的儒学教谕了。
明万历中兴,儒家思想进一步深入,由时任偃师县知县孙日康、县丞刘用汲、主薄宋倬、典吏杨邦彦、儒学训导罗美、崔应鸾、首阳驿丞李训民等倡议重修苌弘墓,并立碑留念,化姓中化泽、化守分、化鲲、化绪业等人碑上有名。到了清朝,康乾盛世年间,又先后两次整修苌弘墓,并分别立有路碑(诗碑)和墓碑(一块惜毁,一块在墓前,诗碑存偃师博物馆。)
化姓从山西迁回后,又渐渐发展到了一个兴盛时期,建化氏祠堂、修化氏族谱。化碧村名声再起,许多文人墨客相继前来怀古,留下许多歌颂苌弘的诗作。
化姓虽曾辗转、漂流山西,但老根仍在中原河南。苌弘化碧处是化姓的起源地!
化嵩乃是化姓从山西迁偃的始祖,目前,已繁衍至20余代。
五:苌弘精神根植血脉,千方百计保护遗址。
苌弘冢是化碧村人的心灵高地,碧血丹心精神使化姓人引以为豪。每逢过年过节,族人都要举行多种多样的祭祀活动纪念苌弘,还置办有各样祭祀用具,平时免费提供给族人家中举办红、白事,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相当长时间。保护苌弘遗址,传承苌弘精神,早已潜移默化注入了化氏族人的基因之中。
20世纪60年代,苌弘冢被平掉,冢前的石碑被推到,大官道旁的路碑拉去做了机井的流水槽。墓前的一块碑已被砸坏做了他用,明碑和清碑拉倒后横在地上,随时都有被毁坏的可能,当时住在苌弘墓西侧的化氏嵩后18世孙化天福,趁夜深人静之际,用铁锨挖土将明碑和清碑掩埋入土中,并暗暗做了记号。
化氏17世孙化廷宣恰在苌弘墓的上方挖窑洞建宅基,他看到苌弘墓被平,心里不是滋味,就把挖窑洞的土推到被平的苌弘墓基上,不仅形成了墓丘,又把两块石碑,埋个严严实实,这一埋整整38年。直到2004年,大河报记者前来探寻苌弘墓,几经曲折,找到了化碧村,看到此时的苌弘墓满目荒草,无法辨认,经向老人们打听,找到了此时已离休,寄居他乡的化天福老人,老人说出了隐藏心底38年的秘密,按照老人说的位置,顺利挖出明、清两块石碑,并在大河报上做了报道。化氏后人化天福、化廷宣默默守护苌弘墓及其遗存的善举传为佳话。
六:音乐基因,世代传承。
苌弘是我国历史上音乐的鼻祖,孔子曾不远千里入周“访乐于苌弘”。回去后潜心研究,著书“乐经”。化姓作为苌弘后裔的佐证之一,就是音乐在家族中影响很深,一直延续到了近代。过去,先人们的其他文化活动不多 ,农闲时节,齐聚祠堂内,由音乐特长的长者教授音乐,组织排练乐器演奏、戏剧。化碧村还为这类活动设了专门的场所:“戏方窑”。
那时因为贫穷,化氏族人中文盲甚多,字都识不了几个,可很多人却身怀音乐方面的绝技。平时拿农具、出力下田的农夫,吹、拉、弹、唱却样样精通。旧社会,以村或氏族为单位,组织社团,周围村庄都是武社(大鼓、高跷、狮子等),唯独化碧村的社历来是“细社”,近代名为“花红社”,(是否和化弘谐音)以吹、拉、弹、唱,表演为主,并且水平甚高,在周围五个村庄,化碧村称为“五村社首”。2015年出土的一方清乾隆24年的石碑(现存化碧村),上有:“洛、偃二县社首化于启”字样,这方石碑原立在化碧村,现保存尚好。从侧面反映了化碧村社团当时在洛、偃二县的影响力。
更为欣喜的是,近闻化姓 有个化方是个歌词作家、音乐家,为不少电视剧作词、谱曲。南阳化氏还有个“化家班”,历时多年,排练豫剧,在方远左近小有名气,化碧村又出了个二胡才女,考入天津音乐学院——–。这些是否和先祖苌弘的音乐基因有关呢?
七: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姓氏的重要起源地。
距化碧村20公里的偃师二里头,就是夏都斟浔,据载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姓氏起源于中原或与中原有关。天下化姓应为一家,据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化姓总人数约10余万,散居31个省,国外也有零星分布,最集中的是河南。而河南的化姓又多与化化碧村有缘。据化氏乾隆53年族谱记载,以下地方的化姓具为同宗
1,巩县芝田、裴玉之化姓。
2,郑州、化马庄之化姓。
3,禹州蒲口之化姓。
历经几百年,以上这里的化姓又陆续外迁至省内、国内。
化碧 村现存族谱初成于清乾隆53年,民国18年二续,这次是第三续。始祖为化嵩,嵩有六子,现存族谱记载的为嵩第三子和第六子两门。其余四门无记,很有可能又迁往他处或。这是一个很大的谜团?
仅老族谱记载的三门和六门,六百余年,也仅不足百页,大部分又外出,在化碧村居住的仅是一少部分。限于那时交通、通讯落后,外出者并无详细地址,何况地名变迁又大。有地址的我们大都已取得联系,也找到了他们从化碧村迁出的原因和大致时间。南阳新野有一支化姓,约六七百人,经查,实为化碧村十三世万年一门,清朝年间在老家出事,带三个儿子外出逃避,其长子逃难中失踪。最后定居于此,和老族谱记载完全一致,因而续入族谱。此门又陆续迁徙往方城等地。
栾川县陶湾镇有一门化姓,上百人,经考察为清末逃荒外出失联多年,族谱记载:“外出卢氏”(那时没设栾川县)的大中、留四之后人。留四定居此,大中一门又迁往西峡。
清初迁往孟津横水,民国28年寻根化碧村,续入族谱的孟津、新安县化姓,其根都在化碧村。
伊川县化姓一门,上百人,系化碧村发特大洪水受灾,姑母带未满周岁的侄儿逃难,姑母结婚入程门,其侄儿又名:“程化宇”,意为不忘程家的养育之恩,实为化姓血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寻根热潮的兴起,一些零星在外的族人,也都纷纷前来寻根,如南京、徐州、贵州、陕西太白等地的化姓族人都在这里找到了根,有些虽然没有续入族谱,缺乏资料,但也保持了联系。可是根据原有记载,外出不可考者尚有三分之二没有找到。如:族谱记载:六世化洽旁边只记“布政使吏”四个字,以下再没有续,族谱记载过于简单。据我们查资料、分析,此门为外出做了正八品或从八品的职员,举家迁往省城,和老家失去联系,开封一带的化姓很有可能为此门。——-。
总之,探讨化姓起源是个艰难、复杂、细致的工作,本文主要从【庄子外物】一文展开探讨,该文虽非正规史料,但孔子之师苌弘史料记载颇丰,苌弘被胣后葬于化碧处(村)史料、实物考证无误,“碧血丹心”成语人人皆知。化姓由此起源,历2500余年,繁衍代数和族群人数也较符合逻辑。而全国其他地方之化姓多为明朝以后,像化碧村这样一直传承、延续2000多年者绝无仅有。化姓从苌转化而起源的指向正逐渐清晰。
以上是我个人对化姓起源的一点见解,因为本人才疏学浅,又缺少参考资料,大都是根据民间传说、古地名等研究推断而来,肯定谬误不少,但是,如果能受到名家的批评、指正。并能引发起大家议论,最后统一认识,排异释惑得出正确结论,是一个化姓裔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初心!
作者简介
化风林,1949年4月24日生,1956—1968上学,1969年当兵4年,2009年退休后义务从事化氏族谱续写及苌弘文化探讨至今。
欢迎大家报名参加第八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
报到时间:2022年10月29日上午9:00–11:00
报到地点:老家河南家谱馆(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与邢庄北街交叉口东南角 河南省档案馆新馆4楼)
会议日期:2022年10月29至30日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