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党课: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党的XX大报告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进大会主题,这是***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使命。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使命在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的集中反映,也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的典型体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必须传承好、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贯穿中国共产党迈步新的赶考路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之中。***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一、“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交出优异答卷的接力赶考史。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我们党始终保持“赶考”的姿态,一次次跨过急流险滩、一次次战胜困难危机,在潮起潮落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世事变迁中永葆生机活力,创造了“中国奇迹”,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到***总书记最新提出“三个务必”以及多次重提“赶考”,这都深刻昭示了“赶考”是中国共产党人贯穿百年的永恒主题。
(一)一路赶考: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路赶考、一路探索,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再到“窑洞之问”的两个答案,百年奋斗路,我们党由弱小变强大,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赶考”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提出,要求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经受住长期执政考验,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谋远虑和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远见卓识。
(二)经受大考: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决心意志,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恒心韧劲,带领全党进行了一场淬火成钢的伟大自我革命,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同时,党的自身建设上存在不少挑战,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主动担当、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断深化对“赶考”的认识。
(三)继续迎考:乘风破浪开创未来。“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党面临的各种问题挑战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而是伴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全过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始终以清醒坚定的态度、未雨绸缪的眼光迎考备考,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二、“赶考”精神的时代内涵
“赶考”,映照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奋斗姿态,贯穿于新时代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壮阔征程。准确把握时代考题,以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应对各项挑战。
(一)把握历史主动。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党对待历史的态度、思维、方法,体现了党的理想、性质、宗旨,贯穿党的百年历史进程。历史发展有其规律,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牢牢把握历史主动,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就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保持高度的历史清醒,始终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二)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赶考”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4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