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心得体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课程具有更加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倾向性。在思政课中担当关键角色的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立场,充分彰显思政课内蕴的价值引领作用,进而宣传好、解读好主流意识形态,以期实现学生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思想认同。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提升思政课学术含量,以丰硕的科研成果推动思政课新时代发展,扩大思政课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
一、教师要坚持思政课鲜明价值导向
坚持鲜明价值导向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将思政课内蕴的思想、态度、情感传递给青年学生,保障思政课正确建设方向。***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部分学生将思政课的价值性简单等同于实用性,对思政课采取功利主义观点,认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已不合时宜,无法直接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无法解决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这成为他们发出思政课无用感慨的重要致因。***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如何在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同时阐明道理,推动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实现有机统一、缓解两者间的内在张力,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信仰与现实的关系,使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又有情感温度,以正确导向打造高水平思政课。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注重从现实生活中挖掘鲜活案例。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的案例教学是无本之木,没有现实案例作支撑的理论阐释则会显得苍白,没有说服力。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敏感性言论或现实问题,面对这些提问,教师不能回避。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要善于采取案例教学法回应学生问题,从国内外现实生活中提取和整合教育素材,借助团队合作研发思政课教学案例,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案例进行细腻解读与分析,在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中揭示问题的本质,呈现出思政课所具备的现实阐释力和强大指引力,促使学生摒弃对思政课的功利性观点。同时,思政课教师应着重发挥学生在问题解答中的主动性,丰富和完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环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环节,教育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倾听人民呼声,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深刻体悟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真正通过思政课系统学习,客观全面认识当今中国,理性看待外部世界,做到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着力以理想信念激励青年学生。***总书记在党的XX大上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注重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形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看主流、抓本质的能力,是思政课的价值目标。接续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朝着共产主义理想而奋勇迈进,需要一代又一代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矢志奋斗。党的XX大已经绘就壮美蓝图,明确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了凝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青春力量,思政课教师要大力开展信仰教育,有意识地将“情”与“意”寓于思政课的“知”中,坚定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自信,深化其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然性的理解和把握,使思政课达到“知情合一”的境界,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
二、教师要凸显思政课深刻批判精神
凸显深刻批判精神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带头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问题,一分为二地研究事物,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求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思政课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更在于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是思政课的深厚理论根基。作为马克思主义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3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