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把孩子送到了心理治疗室,说她的孩子有心理疾病,不愿意讲话,不跟同学交流,只喜欢一个人玩和看书。医生认真地和孩子呆了2个小时,没有任何治疗,只是开始就孩子的兴趣跟他做了交流,意外的是到后来,孩子的积极反馈多到令人惊讶。
于是,心理医生把孩子领到了妈妈的面前说:
“您的孩子没有任何心理疾病,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他天性习惯安静和阅读,而且他的认知和表达能力要远远高于同龄的小孩。请您回家以后,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只有先彻底了解他,您才可以开始自己的教育和培养。”
妈妈被说得很尴尬,心中一万个不服在涌动,想反驳医生,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虽然手把手带了教了孩子快10年了,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认真观察过他,更不用说走进孩子的内心去理解他、感受他了。
医生的话瞬间击中了妈妈,10年的养育竟然不如2个小时的相处?这个颇为残忍的结果让妈妈有些崩溃。
你想这并不是一个孤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同家人相处,同老公相处,同子女相处,有几个人能走进对方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中,又有几个人能换位思考和共情共理呢?
仔细想来似乎是绝没有的情况。我们更注重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矛盾,即便是共情,也希望别人能共情自己;即便是理解,也希望别人能理解自己。
这种以自我意识和意志为中心的思想有多么谬误,其实很容易从家人和子女对你的态度中可以观察出来。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只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能审视灵魂,他们才有未来。
讲人话,就是如果你不观察你的孩子,不审视他的灵魂深处,你又能如何认得他、懂得他,乃至教育和培养他。
他的明天乃至对人类、民族的贡献又在哪呢?
由于自身的处境糟糕,所以孩子必须改变命运;由于自己的学历不高,所以孩子必须要上名校;由于自己的情商不高,所以孩子必须要懂得社交;由于自己的才艺有限,所以孩子周末必须泡在兴趣班里。
爸爸妈妈呀,如果有可能的话请你闭上嘴巴,停止手语,睁大眼睛,开始仔细的、用心的、心无旁骛的、极有耐心的观察自己的孩子:
去观察他/她起床以后的举止状态;
去观察他/她背起书包之后的情绪变化;
去观察他/她做作业和玩耍时的表情差异;
去观察他/她遇到困难波折后的处理方式;
去观察他/她专注自己兴趣时的神情;
去观察他/她做了好事和坏事的直接心理。
观察他的眼睛,观察他的举止,观察他的喜怒哀愁,观察他的情感流露。在这段时间内,不要用行为和表情来表达任何赞许和否定,也不需要在心里做任何的道德思考和品格研判。
只需要坚持做完这一段时间的观察(时间由自己来定,7-10天均可),记得关键节点的记录和标注,我们能发现的远比想象的多得多。
观察孩子无意识状态比有意识更有价值;观察孩子开心的状态比忧愁更有乐趣;观察孩子自己解决困难比求助他人更有意义。
现在爸妈们可以给出几个真实的命题了——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人?自己是怎样的人?孩子和自己真实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我无需揭露答案,因为到时候你们一定会有自己的醒悟和答案——观察会让你重新认识孩子和你自己,从而以上帝视角审视过往。
你会突然吓一跳般的醒悟吗?
这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实践,更合乎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的一句人生格言:在一切细节没有浮出水面之前,盲目的判断只会造就更多的错误,甚至会永远遮盖那些真相。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了,当自己在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的时候;当自己在哭诉孩子对自己冷漠的时候;当自己在痛恨孩子痴迷网游的时候;甚至在悔恨自己失去孩子的时候。
一切的一切就是在于爸妈从来没有花费精力和功夫观察过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走进过他们的内心。
子欲亲而亲又何为?这其是一个看似深奥,其实多么浅显的道理呢!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