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教育报】
同样的一天,更好的品质
□郑锦明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生活的每一天,学生怎样才不会觉得难熬,而是获得高品质的体验?这是学校、教师应有的责任担当。“双减”落地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回归学校。在突出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过程中,学校如何基于教育原理和办学哲学,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为此作出了相应的努力。
一、整体规划六年生活,提高每个阶段的品质
学校能不能以课程化视角对学生几年的学习进行整体设计,并规划每一年的线路图?我想能,而且应该这么做,这是绕不过去的。这叫“想大事,做小事”,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实施的基本方法。
印通小学设立“做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立足“每一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循序渐进设计每个年级的主题课程。如一年级把养成良好习惯作为重要目标,做好“会吃饭、会说话、会走路……”等十件“鸡毛蒜皮”的小事。
仅“会说话”这一项,学校就设置了6级音量标准,并制作成宣传标语、手册、视频,以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坚持在不同场合(或同一场合的不同时间)用不同音量说话。
二、精心设计一日生活,提高每个闲暇的品质
学校落实托管后,延长了学生的在校时间。不精心安排校园生活,学生产生新的厌学、厌校情绪不是没有可能。人没有闲暇,哪来的智慧?每个时段都被牢牢管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哪有乐趣?
因此,如何改进和提高学生在校一日生活质量,成为印通小学领导层重点思考的问题。
对此,学校设计了“1+2X+1”托管课程,重新规划晨间、午间这两个时段,实施学生志愿服务岗、自主学习安排、自我才艺展示等自主化管理模式,丰富学生校园闲暇生活。
比如“午修”课程,从教师进班指导,逐步过渡到学生自主安排。其他各项活动的组织也是如此,实现“午管”“吾管”“勿管”三大目标。
三、重新审视学习流程,提高每个环节的品质
作业是“双减”的两个靶心之一。以时间顺序来看,可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外作业、课后整理四个基本流程,作业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客观上是学业负担的主要表现形式。
而很多时候容易被忽略的是,学生消极学习体验带来的主观负担。所以我们认为,“双减”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减去学生的被动学习。
学校教学是分学科推进的,与真实世界的挑战并不匹配。作为弥补,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它一般是在项目化、任务驱动型学习中得到有效培养的,而不是在割裂的四个基本流程中。
在印通小学,我们赋予每个环节更多的实践意义,在课程中呈现更多的生活情境。知识是可视的,体验是鲜活的,学习是自主而富有意义的,学生对负担的体验也会是愉悦的。
(作者为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校长)
本文来自【浙江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