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第四季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二十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也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借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全市上下务必深刻领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思想与行动高度统一到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工作要求上来,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力推动我市乡村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实质性成效,为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千万工程”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
“千万工程”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其核心要义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路径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重要方法在于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充分尊重各地自然禀赋、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内在动力在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
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过程中,我们要精准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要求: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注重规划引领、分类指导。强化乡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结合各地村庄布局、产业发展、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统筹编制村庄规划,明确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空间布局、建设重点和时序安排,分类确定村庄建设的类型和标准,避免盲目建设和无序发展。三是突出产业支撑、融合发展。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建设的核心任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强化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建共享机制,形成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客观审视我市乡村建设工作现状与问题短板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乡村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乡村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短板,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规划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部分乡村规划编制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对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的深入研究与统筹考虑,存在千村一面的现象;一些地方规划执行不够严格,随意变更规划、违规建设等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有薄弱环节。虽然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率较低,黑臭水体仍有存在;农村厕所改造质量参差不齐,后续管护长效机制不够健全,一些厕所存在不能正常使用或卫生状况较差的问题。三是乡村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我市农业产业总体规模较大,但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较为突出,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有限。四是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压力较大。乡村建设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市乡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资金缺口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五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部分农民群众对乡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存在“等靠要”思想;一些地方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精准施策,全面推进我市乡村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强化规划引领,绘就乡村建设美好蓝图。规划是乡村建设的龙头和先导。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全覆盖。一是加强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开展村庄调查,全面摸清村庄自然地理、人口规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历史文化等现状,立足村庄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不同类型村庄特点,科学确定村庄发展定位和建设方向,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精心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确保规划符合乡村发展规律、契合农民群众期盼、彰显地域特色风貌。二是严格规划执行与管理。加强规划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修改调整。建立健全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加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充实专业人员力量,提高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刚性约束。
(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群众最直观、最迫切的需求。要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一是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合理配置垃圾收集设施设备,加强垃圾转运车辆和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农村垃圾日产日清、有效处理。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模式,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减少农业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二是加快农村污水治理步伐。因地制宜选择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对于城镇周边村庄,优先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对于人口密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可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居住分散、地形复杂的村庄,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或生态处理方式。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同时,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力度,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三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合理确定农村厕所改造模式,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推广普及卫生厕所。加强改厕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严格执行改厕标准规范,确保改厕质量。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后续管护机制,加强厕具维修、粪污清掏等服务队伍建设,合理设置服务网点,确保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实现农村厕所改造长效化运行。四是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规范村庄广告、招牌设置,保持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充分利用村庄闲置空地、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等空间,见缝插绿、植树造林,建设一批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利用,传承乡村历史文化脉络,保留乡村特色风貌,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筑牢乡村建设经济基础。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建设的核心支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集群。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打造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发挥园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打造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培育一批农村电商示范企业和示范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升级,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9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