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

川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
? 2022-12-15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围绕“2235”总体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建设水平、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经济品质、生活品质、生态品质、人文品质,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的品质之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新区大城”。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城市更新为抓手,以提升品质为导向,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建设“新区大城”,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为重庆全面实现现代化贡献永川力量。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建管并重。融会贯通城市哲学、城市美学和城市科学前沿知识,以科学规划精准描绘城市成长坐标,以“工匠精神”精心推进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抓好精细化城市管理,努力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以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细化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尊重规律,凸显特质。尊重城市发展内在规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力功能和品质提升,注重把握城市有机更新中的“留、改、拆、增”,避免过度超前或重复建设,依托山水人文资源,构建独具特色的智慧交通、精美建筑、绿色社区、城市田园。
    ——紧贴民生,安全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城市问题,不断强化人才在城市更新提升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注重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升城市安全保障和韧性水平。
    ——全域统筹,示范引领。全面开展城市更新提升,重点聚焦中心城区,在经济、生活、生态、人文等品质提升方面持续发力,强化中心城区在城市更新提升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重点专项规划实时增补,在提升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
    (三)总体目标
    紧扣“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两大发展任务,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再升级。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城市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大幅提升,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一城两基地”初具规模,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生态宜居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开发强度、城市整体风貌、城市环境品质、城市人口布局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500米覆盖居住区比例达到90%,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模达到600万平方米,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实现100%,城市生活品质更加舒适。
    ——基础设施体系保障有力。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全区高铁运行里程接近7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2公里,市域铁路实现“零突破”,中心城区路网密度达到7.0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慢道长度超过20公里,全区公共供水覆盖率达到100%,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10%,中心城区5G网络覆盖率超过95%。
    ——绿色低碳转型健康发展。初步形成具有永川特色的低碳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煤炭消费大幅下降,天然气消费占比提高至30%以上,可再生能源生产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14.5%,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36%,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全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
    ——智慧科技创新快速推进。探索推进区级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和“CIM+”应用体系。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科技创新研发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在3%以上,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总量突破110个,“数字文创”“双智城市”等成为响亮名片。
    ——城市人文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更加人性化、人文化,更加优美和富有特色,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1.05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
    ——安全韧性能力显著提高。城市风险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应对危机处理能力明显提升,城市防洪排涝、消防、人防、基础设施等方面韧性不断增强,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消除,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完好率达到98%,城市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7.7平方米,新建防空地下室6级以上人员掩蔽工程占比不低于7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0.025。
    展望203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20万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全面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枢纽节点、重庆主城都市区战略支点功能全面彰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集聚发展作用更加突显,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产、城、景实现高度融合,建设成为“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
    二、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建设“新区大城”
    对照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要求,坚持“大格局、大思路、大协同、高品质”,深挖“新区大城”目标内涵,努力建设融入中心城区的都市新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中心城市。
    (一)展现大格局担当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枢纽节点和重庆主城都市区战略支点定位,发挥新阶段永川作为重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优势,加快提升城市产业集聚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区域辐射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打造成渝主轴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中部崛起“新标杆”、川渝合作“新典范”,在重庆建设独具魅力的全球城市中展现永川担当。(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二)坚持大思路谋划
    结合城市历史传承、战略定位和时代要求,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两大战略中,以大思路引领、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建设,擘画城市发展蓝图,描绘城市发展脉络,加快建设“双百”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职教基地,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创新中心、消费中心、金融中心、医疗中心、应急救援中心和现代化教育强区、文化强区,推动城市品质和能级全方位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主动承接和承载区域产业转移、人口聚集,更好服务成渝双核联动、双城带动,在“两大战略”中打头阵、挑重担、作示范。(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三)构建大协同体系
    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聚焦区域内资源协同优化,推进永川从“融城”走向“同城”发展,坚持交通同网、产业同链、科技同兴、服务同标、发展同步,加快承接重庆中心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推进泸永江、永大荣融合发展,助推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区域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筑“双临”高能级平台,打造重庆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大数据、大健康、生物科技、通航制造、保税物流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集群,谋划布局车城协同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城;打造临港新区产业高地,发挥渝宜铁路走廊和长江经济带交汇优势,链接中南半岛出海战略性通道,高标准规划建设“港园一体、港城一体”临港新区。(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交通局、区商务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港桥产业促进中心)
    (四)践行高品质示范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成渝定位、重庆特色、永川实际,对标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化大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完善城市功能,整体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产城景融合发展,高起点、高水平统筹推进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推动产业能级提升,持续保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城市科技创新成效;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支撑保障工作,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高品质生活精彩样本,打造环境更美、生态更优的人居示范,营造社会更加和谐、民生更有温度的幸福之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使永川真正成为人们心中的向往之城,为建设国际化永川“增光添彩”。(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三、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科学引领城市发展
    高水平编制规划,夯实全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三生空间”布局,加强规划管理,引领城市科学发展。
    (五)推动全域协调发展
    紧扣“新区大城”目标,激发全域空间发展新动能,依托背靠箕山、面向长江、东临机场、西接成都的空间优势,高质量谋划现代化大城市发展路径。
    1.打造“十字轴线”发展带。构建永川联络东西、贯通南北战略性新发展格局,向东跨越菜茵岩打造科技生态新城,向西迈过一环路建设城西片区,强化市域快线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强化成渝相向发展态势,进一步夯实成渝南线主轴功能;南北方向上,加快建设南北大道(兴龙大道南延段)至港桥,带动沿线城市空间拓展、高新产业发展,促进临港新区与中心城区协同联动,打造重庆长江上游“第一城”,将永川建设成为连接长江黄金水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功能节点,打造重庆西部铁公水联运新枢纽。(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交通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
    2.构建“1+2+12”城镇体系。优化城镇发展格局,重塑新型城镇体系。推动中心城区发展,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提高发展要素集聚和区域辐射能级,适度超前布局服务周边区市县的城市功能;实施国家级高新区扩容,打造三教功能组团和临港新区,建设南北两翼副中心;构建特色小城镇体系,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引导城镇特色化发展。(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各街镇政府)
    (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扩大城市发展规模,实施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充分彰显主城都市区战略支点城市功能。
    1.坚持“东进南延”发展方向。延续东进、南延的城市主导发展方向,向东重点依托市域铁路C4线站点、环智汇湖公园,强化TOD综合开发,混合式复合化布局创新服务功能,发挥毗邻重庆新机场交通区位优势,预控临空经济板块,高标准规划建设科技生态新城;向南遵循产城融合发展思路,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根据汽摩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用地需求,合理匹配产业聚集空间,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布局新材料产业园,结合永川南站站前区布局商业商务、职业教育功能,高质量打造凤凰湖片区。(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推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构建“一心两翼三廊七片”空间结构,着力建设行政商业服务中心,实现西部既有建成区和东部拓展新城区的两翼格局,保护修复箕山、黄瓜山、菜茵岩-云雾山3条城市郊野生态绿廊,重点打造科技生态新城片区、兴龙湖片区、凤凰湖片区、城西片区、老城片区、神女湖片区、西部欢乐城片区等七个共生共融的城市综合片区,引导各片区差异化发展。(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七)统筹“三生空间”布局
    科学编制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引导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处理好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优质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1.构建山清水秀生态空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永川。有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为重点,构建以巴岳山、箕山、云雾山、英山、黄瓜山为主体,以长江、大陆溪、小安溪、九龙河、临江河、圣水河、龙溪河等一江六河为水生态廊道,以重要独立山体、大中型水库及各类自然保护地为重要节点,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108省道等多条交通沿线绿化为补充的“五屏七廊多点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水利局、区交通局、区林业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构建优质高效生产空间。保证重点项目落地、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分产业类型明确土地投资强度、产出、税收和就业带动能力等建议指标;加强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淘汰落后产能,推行以“标准地”为单元的工业用地出让制度;试点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探索创新型产业用地制度,适应高新技术、协同生产空间及总部经济、2.5产业需要;推行土地混合使用和建筑复合利用模式,坚持统一规划和功能混合。(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
    3.构建宜居适度生活空间。加快推进产城融合,优化用地出让结构,提升居住空间品质;优化城市更新、土地整备、老旧小区改造等存量土地开发政策;保障产业空间量,推进二三产业用地有效利用;优先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等基本设施用地;持续完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自然山林等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公园绿地可达性和覆盖率。(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八)加强规划管理
    健全规划管理机制,构建刚性、弹性、特色相结合的规划管控制度,突出规划系统性,贯彻“多规合一”理念,严守“三条红线”,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强规划刚性约束,强化规划编审、实施监管、体检评估和动态维护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严格执行控规修改管理办法,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完善规划考核、规划督察、规划审计、规划修改终身记录、违规处罚“五位一体”刚性约束,建立健全违法建设查处体制机制;突出规划前瞻性,坚持未来眼光、统一谋划,适当“留白”预留空间;完善城市设计管理,将城市设计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建立具有永川地方特色的空间形态管控体系,积极运用城市设计、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着力体现规划管控特色。(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突显精美城市特色
    依托浅山多湖地形地貌特征,彰显精美城市品质,转变传统建设方式,坚持“绿筑永川,智建未来”发展理念,提高建设标准,提效设计管控,提质工程管理,以智能化、绿色化驱动城市建设领域改革,力争在先进建造方式上走在主城新区前列。
    (九)优化城市建设空间品质
    立足“双百”建设规模,搭建科学合理城市空间框架,持续探索城市田园试点,提升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品质。
    1.拉开“双百”城市空间框架。立足永川山水格局,科学布局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彰显“一江碧水、三山叠翠、九湖美景”山水城市特色,建设产城景融合的美丽公园城市。到2025年,提质扩容城市规模,拓展中心城区面积18.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实现100万城市人口目标,为未来发展成为更大规模城市奠定坚实基调。(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加强“城市田园”试点建设。围绕“共护、共生、共育、共享、共忆”发展思路,构建健康融洽的新城乡关系,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要求,从源头着手优化各类用地空间,试点以“开天窗”的方式,将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相结合,保留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内有价值的耕地,使田园成为城市内的景,耕地成为城市的“名片”。(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十)管控城市空间形态
    充分利用城市山水特色,挖掘自然资源禀赋,强化城市设计引导,精心打造城市窗口地区形象,提升重点建筑设计水平,多维度、多视角突出永川良好城市风貌。
    1.彰显山水城市风貌。实施控规和城市设计双控管理,真正实现控规管指标、城市设计管形态的目标;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情况适时推进科技生态新城片区、凤凰湖片区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工作,做好城市建筑高度、密度、强度分区,对箕山、黄瓜山等山脊线、边坡线,旺龙湖、凤凰湖等水岸线和城市天际线实施规划建设管控,并将重要地块城市设计研究主要管控要求纳入规划条件。(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扮靓窗口地区形象。持续提升中心城区商圈、车站、高速路收费站、服务区、城镇码头等重要窗口形象品质;开展市域铁路站点及永川至重庆新机场高速、快速路、结构性干道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区域形象品质提升研究工作;整体提升城市视觉系统,构建规范标准的城市标识、交通标识、文化标识、旅游标识,推广国际化双语标识。(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3.加强重点建筑管控。提升公共建筑艺术品质,加强美术馆、市民活动中心、剧场建筑等标志性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持续开展城市重点区域建设项目和重要公共建筑方案比选征集工作,加大重点建筑设计方案专家评审及首席规划师、建筑师咨询力度,推动重要建筑设计出精品、出亮点,打造城市代表性名片;加强新建超高层建筑管控力度,限制盲目规划建设200米以上“摩天楼”;加强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视线敏感等重要地段的建筑风貌管理,处理好历史风貌和近现代城市风貌的传承与融合;强化对建筑体量、高度、立面、色彩、文化等要素的规划引导和控制。(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十一)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巩固高质量城市建设水平,深化“精美城市”建设经验,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城市,提高设计水平,强化建设管理,强化绿色化智能化引领,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
    1.提高建设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建设规范标准,细化深化单体建筑、住宅小区、生态城区三大绿色发展体系,按照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建设要求,将一流建设标准贯穿城市建设各个环节,因地制宜、适度超前探索先进建设方式,推进各项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运行。(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提效设计管控。发挥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倡导“优质优价”,培育良好的工程市场环境;建立健全高水平设计队伍比选机制,鼓励国内外高水平设计机构参与建筑和工程设计工作;健全优秀设计作品评选机制,强化重要项目设计方案指导及审查机制,提高方案决策水平;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跟踪监管机制,加大对擅自改变规划和建筑设计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城市管理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3.提质工程管理。优化工程建设和组织,加快完善工程总承包(EPC)相关招投标制度规定,加大设计牵头的EPC项目实施力度,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体系;完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体系,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式,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加强设计与施工协同,完善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监管机制;着力提升工地管理水平,持续对施工围挡、大门、安全网、外脚手架、车辆冲洗、裸土覆盖、扬尘、噪声等进行规范。(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市管理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4.提升绿色化智能化建造水平。加强绿色建筑策划和设计,加强现场噪声、水污染和建筑垃圾控制,推进绿色施工,推行建造方式工业化,引导实行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加快智能建造发展,持续实施数字化建造试点,加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全面推广智慧工地平台,建立与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相适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大数据发展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五、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美丽品质家园
    下足“绣花”功夫,建设干净美丽家园,多管齐下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多措并举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提升。
    (十二)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
    聚焦群众实际需求,强化市容环境和园林绿化品质提升,规范环境秩序,美化城市家具,扮靓城市景观。
    1.优化街道空间环境。编制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建设兼具人车通行需求的街道空间;有序推动“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工作,提高街道空间效率;推进街道平整专项整治,完善道路绿化,提升重要通道沿线和重要交通节点绿化水平;推动城市家具、便民设施系统化、标准化建设,加快城市建成区的照明建设及绿色照明节能改造。(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局、区经济信息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优化城市开敞空间。开展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打造一批园林绿化精品,高标准建设启智湖、智汇湖,加快推进望城坡、桃花山“城市田园”建设,因地制宜改造建设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建立山林慢道、亲水绿道、悦城景道三位一体慢行绿道网络,继续推进坡坎崖绿化美化建设;推进城市核心区、商圈和广场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兴龙湖、三河汇碧、旺龙湖等重点区段夜间风貌,打造夜间经济名片。(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3.优化环境秩序。开展高层建筑“生命通道”集中清障行动,完善消防通道长效管理机制;加大违章搭建整治力度,治理违法占道经营、人行道违法停车问题,挖潜老旧小区周边路内停车空间,逐步缓解老旧小区、学校、医院、老商圈等区域停车难问题;加强毁绿占绿监管查处;规范建筑渣土运输管理,严格落实“一车一证”制度;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建设“城市违规广告语音警示系统”。(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公安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十三)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强化垃圾治理,健全城市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城乡环卫设施一体化建设,让城市干净、整洁、清爽。
    1.强化城市垃圾治理。推广垃圾分类,推进以资源化利用为主、其他处理方式并存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提升静脉产业园垃圾处理能力,适时启动渗滤液及膜下水处理项目和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完善厨余垃圾收运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厨余垃圾规范收运覆盖比例;推动建筑渣土消纳减量化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探索园林绿化弃渣再利用途径。(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提高城市环卫水平。提高环卫清扫保洁效率,持续提升城市道路机械化作业能力;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实现环卫部门“干管分离”;加大公厕建设和保洁力度,确保公厕建设新城新区不欠账、老城老区补短板,加强城市地标窗口、重点商业区周边公厕品质提升改造工作。(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3.有序推进小城镇环境治理。完善城镇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健全城镇清扫保洁机制,强化环卫规范化作业;加大对违法占道经营,违法侵占、损坏市政设施,砍伐、移植树木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推动城镇庭院绿化、小区绿化、道路绿化品质提升,建设小公园、小广场等休闲空间;推进城镇排水和污水管网建设,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十四)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强化全周期、同标准、跨部门城市管理新理念,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
    1.精耕“大城三管”。夯实细管基础、拓宽众管渠道、完善智管体系,促进城市管理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标准。在环境秩序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安全运行等领域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升级,构建行政综合、法治综合、上下综合、社会综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深化“马路办公”。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联合“马路办公”,探索将“马路办公”下沉到社区,推行“解剖麻雀”式的“马路办公”;探索“马路督查”机制,持续推进“马路办公”从城市核心区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延伸。(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区公安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3.构建城市管理智能中枢体系。完善“一网统管”“一屏通览”“一键联动”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对城市公共空间部件、事件、案件,做到定格、定责、定人,推动公共数据资源跨层级、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的整合运用;进一步优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接入永川区智慧城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建成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全覆盖。(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六、提升城市交通水平,打造交通物流枢纽
    实施交通强区计划,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率先实现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目标,切实发挥好交通运输基础支撑服务作用。
    (十五)畅通多向出永综合立体交通网
    统筹通道资源,全力构建多向联通、互联互通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加速融入国家大战略、大通道、大平台,充分发挥永川承东接西、左传右递的重要节点作用,加快实现“2小时昆明、1小时成都、30分钟重庆主城、30分钟相邻区县”的快速可达网络。
    1.构建“一枢纽九干线”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渝昆高铁建设,形成京昆高铁通道,强化永川与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滇中城市群的高铁联系;规划建设重庆至永川至自贡(乐山)、重庆至永川至毕节、重庆至永川至泸州(宜宾)等城际铁路,强化永川与川南、黔北地区的快速便捷可达,进而实现与贵阳、南宁、广州等中心城市的快速联系;加快建设市域铁路重庆中心城区至永川线,远期向西延伸至荣昌、泸州等地,与轨道交通26号线、15号线互联互通,实现永川与重庆中心城区重要功能节点的快速直接联系;积极谋划成渝铁路扩能改造(铁路二环线)、渝宜(宾)铁路等前期工作,形成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陆海新通道的货运铁路双通道。(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构建“一环十一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江津至泸州北线永川段、永川至璧山、永川至江津等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成渝高速改扩建、永川至自贡高速、永川至大足高速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提高永川与川渝毗邻地区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水平;积极协调永川至泸州高速公路延伸至宜宾,进一步丰富永川西向出渝通道,进而联系入藏、入滇和中缅大通道。(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3.打造长江上游特色港口。理性定位永川港,稳妥推进朱沱作业区续建工程,打造集多式联运、分拨集散、跨境物流、临港加工、船舶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园区,丰富港区商贸、客运码头、滨江公园、古镇旅游、特色商业街区等特色经济功能;推动川渝地区港航资源整合,实现永川港、泸州港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果园港的上游喂给港,形成分工协作、运转高效的江海联运体系;同步完善进港铁路、公路建设,大力发展铁公水多式联运,提升港口服务功能,打造通江达海便捷口岸。(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新城建管委、港桥产业促进中心)
    4.建设“世界级机场群”门户节点。充分利用永川东倚重庆、西衔四川的地理区位优势,紧抓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建设永川至重庆新机场的轨道交通,开展永川至重庆新机场的高等级快速路规划研究;聚焦成渝航空阶段性发展现实,谋划以区域密集高铁网络为支撑,将成渝世界级机场群“为永所有”,构建10分钟可达重庆新机场、1小时可达江北机场和成都天府机场、1.5小时可达双流机场的环永川“多机场”服务圈,丰富永川国际国内航空出行选择,提升永川接轨国际、链接世界的能力。(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5.打造无缝衔接的综合客货运枢纽。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永川南站综合客运枢纽,科学布局市域铁路永川段客运站点,着力推动“四网融合”发展;加快建成凤凰湖园区(长城汽车)铁路专用线,积极谋划港桥、三教园区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体系,构建以凤凰湖供应链物流中心为枢纽,港桥现代物流中心、大安航空物流中心、三教建材物流中心、城西商贸物流中心等4个特色物流中心为补充,N个乡镇物流配送站点为配套的“1+4+N”物流发展空间布局;引进模式成熟、业务稳定的品牌物流企业,围绕主导产业构建系统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全面实现货畅其流、人畅其行目标。(牵头单位:区商务委、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
    (十六)畅通全区协调发展交通网
    完善全区内部交通网络,形成内畅外联交通体系,依托中心城区组团式空间格局搭建城市交通骨架,并将道路合理延伸到镇村地区,建设更加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出行环境。
    1.搭建“七横七纵三环”城市骨架。按照“老城区提档升级现状道路,新城区推进规划道路建设,向东延伸科技生态新城骨架路网”的思路,积极推动一横线昌州大道、二横线滨河路、三横线一环路等道路升级改造,大力推进三星路西延伸段、三星北路西延伸段、科技生态新城一纵线、二纵线等结构性道路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骨架路网体系。(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新城建管委;责任单位:区交通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公安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
    2.推进城市组团便捷联系。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三教组团、港桥组团之间的联系道路建设;持续推进兴城大道、永师路改造工程,打通各组团主要走廊,提高跨组团通道服务能力;有序推进各组团内部路网建设,提高规划道路网密度和实施率;完善兴龙湖片区、凤凰湖片区、港桥组团、三教组团、科技生态新城区域性道路建设,有力承载中心城区交通集散和服务功能。(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三教产业促进中心、港桥产业促进中心)
    3.加强城镇交通联系。优化县乡道公路网络,在普通国省道网络覆盖基础上,基本实现镇、重要节点县乡道公路网连接全覆盖;实施连接区内重要城镇、经济、旅游等节点的县乡道提质改造工程;实施县乡道路面改造工程,实现镇、重要行政村油化主干道全覆盖,实现重要县乡道优良路率每年保持在80%以上目标,提升县乡公路网络等级、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三教产业促进中心、港桥产业促进中心、各街镇政府)
    (十七)强化中心城区交通服务
    实施中心城区交通缓堵和路网更新行动,聚焦城市重点区域,系统推进交通“软实力”建设,推动交通缓堵促畅,提高地面公交、停车设施、交通管理和车城协同等服务水平。
    1.提高地面公交服务能力。有序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完善公交枢纽、首末站、停保场设施;加快智能调度系统、智慧公交站台等建设;全面梳理“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实施公交停靠站港湾式改造“能改尽改”;优化公交运力结构和线网布局,综合公交客流、站点容纳能力,科学制定公交发班班次,提升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到2025年,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36%,万人公交车拥有量达到6标台。(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公安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加强停车管理服务调控。持续推进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建设,坚持“配建为主、公共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原则,科学规划控制路内停车位,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立体停车楼、地下停车库,加快建成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推动停车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进一步提升停车智慧管理水平,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3.大力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深度应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智能信息检索、智能控制等前沿科技,为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服务;提升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非机动车管理力度;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系统;加强交通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力度,规范路面通行秩序。(牵头单位:区公安局;责任单位:区交通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大数据发展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4.构建城市绿色慢道系统。以慢行步道联通文娱体育、公共卫生、商贸服务、中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望城公园环线、兴龙湖-神女湖山水环线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利用永川区平坦地形地势条件逐步发展自行车交通,规划凤凰湖公园-旺龙湖段等自行车专用道,满足市民中短途通勤需求。(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5.开展车城协同场景示范。打造全域开放、全程运营、全链条专业测试基地、智能网联汽车出行商业运营和新模式创新应用体验等一流体验场景;持续推进无人驾驶、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数字平台构建和应用场景落地;加快汽车、交通、城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程,助力车路协同向车城协同的快速演进;面向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和疫情防控等场景,为城市和交通管理服务决策提供参考辅助;从人的需求出发,构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适用场景,探索绿波车速引导、弱势交通参与群体预警等细分领域,编织有温度的数字交通服务网。(牵头单位:区新城建管委、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
    七、提升城市经济品质,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以校育人优产,做实做优创新驱动根本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铸造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十八)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
    紧抓“技术、资本、人才”三大科技创新“牛鼻子”,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为永川高质量发展“铸魂补钙”,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
    1.打造成果转化示范区。充分发挥永川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等应用场景优势和产业链条优势,以及融入重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体制机制优势,借力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承接西部科学城技术溢出,引进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转化科技成果,完善专业化中试基地、产业孵化器、创投基金等要素保障,着力提升成果转化的产业生成能力和经济产出能力,培育新兴产业。(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委、区教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创建协同创新先行区。聚焦全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需求,通过创新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和流动,增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创新增值服务;建设创新大数据平台、技术交易大市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培养专业化技术经纪人,精准挖掘对接企业技术需求,推进“政、产、学、研、服、用”深度合作。(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区教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3.营建一流创新生态圈。构建企业全成长周期政策支持体系和最优营商环境,以健康的创新创业生态吸引人才,引进建设一批重大科创项目,建好环重庆文理学院创新生态圈、旺龙湖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生态新城,以街区化方式探索打造适应创新创业文化的新空间,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在全区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十九)推进产业品质提质增效
    推行和强化“链长制”,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推动生产服务型企业创新服务供给。
    1.打造“双城经济圈”现代制造业基地。做大做强“5+3”产业体系,打造整车、新能源摩托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等领域1100亿级产业集群;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打造400亿级产业集群;围绕“高端机床+普及性机床+研发检测平台+关键零部件”全产业链条,打造350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纸制品、食品、新兴消费品发展,打造500亿级产业集群;围绕家具及高端洁具、装配式建筑、特种玻璃、新型墙材、环保新材料、先进有色合金、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打造350亿级产业集群;围绕医疗设备、康复器械、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医用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大健康产业集群目标,打造120亿级产业集群;抢抓“双碳”机遇,重点发展页岩气、锂电池、氢能源、光伏等,打造130亿级产业集群;依托重庆新机场,探索发展轻小型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航空零部件等产业,争创全市领先的“航空+制造”基地,打造50亿级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2.打造区域性数字经济集聚区。依托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加快打造西部数字产业基地;加快引进数字文创、影视制作龙头企业,积极构建产业生态;提档升级服务外包产业,加速推动呼叫中心向“智能客服”“数据客服”转型;提速壮大软件、人工智能及物联网、自动驾驶、云计算、新型电商等重点产业,提升数字经济规模效益;引导企业适时布局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交互的重要平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5G+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以智慧交通、智慧医疗试点为突破,以智能中枢、大数据运行管理平台为重点,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积极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智慧名城。(牵头单位:区新城建管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文化旅游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
    3.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持续提升金融机构、产品、服务、创新、开放、人才、生态等要素集聚和辐射影响力,稳步扩大金融产业规模,推进金融创新先行先试,加快发展绿色金融、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和文旅金融等新兴业态,积极探索科技保险、贷款保险、信用保险、农业保险模式,加强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推动泸永江、永大荣等区域金融合作。(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金融办;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4.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多层次、多门类的专业中介服务体系,培育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综合性专业中介服务机构、高端智库,搭建智能就业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科技研发与设计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国家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建设,探索发展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协同设计等新型模式,发展开源社区、社会实验室、创新工场等互联网创新平台,发挥永川海关区域优势,以汽车、高端数控机床、木制品等外向产业为重点,支持检验检测机构达成更多国际互认项目,鼓励组建产学研用检验检测联盟,推动检验检测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区商务委、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区新城建管委)
    5.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主动融入重庆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布局,加快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智能网联创新应用、汽车软件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及服务等核心领域,以产业升级为导向,以研发创新为驱动,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应用示范为方向,以数据采集与分析为支撑,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应用和产业化,以永川国家高新区为依托,规划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基地和自动驾驶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建设智能制造、研发创新、数据处理、人才培育、测试运营等五个中心,争创市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试点城市,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打造西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城,支撑重庆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新城建管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
    6.打造中国职教名城。升级打造职教4.0版本,将职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职教成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完善中、高、本、硕贯通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未来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已签约院校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提质扩容,不断提升永川职教规模和水平;加快建设互联网时代现代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城校互动,着力破解供需失衡、学用脱节、产教错位、发展受阻等难题,大力培养巴渝工匠、大国工匠,建设没有围墙的大学,让永川成为“成就工程师的城市”。(牵头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新城建管委、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
    (二十)优化国家级高新区空间布局
    打好国家级高新区“金字招牌”,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亩均税收能力,提升园区生产力水平,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核心引领、两翼带动”的产业空间格局,引导园区错位发展。
    1.推进科技生态新城产业高质量发展。瞄准国内外科技前沿,面向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利用毗邻重庆新机场的空间优势,布局临空总部经济项目,发展临空产业、医疗服务、医疗科研、医疗教育、健康管理、全龄健康生活等产业,打造“医、教、研、康”四位一体的全健康完整产业链。(牵头单位:区新城建管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
    2.突出凤凰湖产业园核心引领。强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化,提升园区绿色发展品质,降低工业产值能耗和污染排放;大力发展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核心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园区内规划5平方公里的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页岩气深加工产业、日用化学品产业、新型涂料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力争产值规模达到2000亿元。(牵头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
    3.推动港桥产业园特色发展。聚焦智能家居及材料、特色消费品等重点领域,打造国家级高新区南翼经济增长极,主要发展以纸及纸制品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产业,以木及木制品、高端钢材、先进有色合金、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绿色建材为代表的智能家居及材料产业。到2025年,力争产值规模达到600亿元。(牵头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港桥产业促进中心)
    4.培育壮大三教产业园。积极推动三教产业园发展,形成永川高新区北翼经济增长极,重点发展以高端洁具为代表的智能家居及材料产业,以调味品、休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产业,到2025年,力争产值规模达到300亿元。(牵头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三教产业促进中心)
    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创造幸福美好人居
顺应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8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