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发展基座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怎样坚持问题导向、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发现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要求。早在1992年在福州工作的时候,为及早解决一百多户居民的用水难题,习近平要求身边的干部牢记:“百姓的事,要时时放心不下。”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道:“我在地方工作时,逢年过节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么事。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到节假日就不见了,到外地去休假了。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放得下心?一旦有个什么事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当干部不要当得那么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得太潇洒准要出事。同时,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很多古训,比如“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讲的就是这种认真负责、谨慎办公等为政履职的优良品质。
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是应对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环境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此起彼伏,美西方势力制华遏华,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在增大。从国内发展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制约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回升向好的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从安全生产看,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需要更好地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关键在于坚持底线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对于我们而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甚至可以说,做不到万无一失就会一失万无。要具备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黑天鹅”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要坚决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把底线提得高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8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