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及机制建立调研报告(以XX县为例)

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及机制建立调研报告(以XX县为例)
    ***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探索青年有效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并且建立健全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为新形势下的青年人才基层就业创业提供实践借鉴。现以XX县为例,开展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及机制建立调研,对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调研情况(抽样调查)
    通过XX团县委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借助发放网络抽样调查问卷、走访约谈XX县各镇具有代表性的返乡创业和基层就业青年等形式,向农村青年、青年团干、乡村振兴专干等人,征求关于青年参与乡村振兴路径及机制建立的建议。
    线上调查问卷共计收回410份,主要调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XX县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运行现状,并且对数据结果进行变量分析,深入挖掘其成效、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切实可行地推进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机制建立。
    (一)XX县的基本情况
    XX县现辖2个街道、19个乡镇场、1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46个行政村,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总人口124.6万。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63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950元、22400元。
    (二)参与乡村振兴的青年基本情况
    1.男女比例
    本次抽样调查的青年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较为均衡:男性占比50.7%,女性占比49.27%。
    2.年龄结构
    XX县参与乡村振兴的青年中18-28岁的占59.02%,28-35岁的占25.37%,35-45岁的占15.61%,年龄结构年轻化趋势明显。
    3.文化层次
    青年中学历层次在大专/本科及以上占80%左右,以大学生群体为主,具有较高水平的学习能力和通识知识储备。
    4.户籍所在地
    XX县参与乡村振兴的青年绝大多数是本地户籍,对XX县的归属感更高,更容易尽心尽力的建设乡村;非本地户籍仅占6.83%,反映外来人才引进机制亟需改善。
    5.参与乡村振兴的原因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分别有35.9%和29.02%的青年认为“自我参与创业的意愿强烈”“社会的氛围,希望到基层锻炼”是他们选择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的原因。
    6.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
    由抽样调查数据可知,青年主要是通过服务基层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少部分青年是以乡村公益和乡村创业的方式参与乡村振兴。
    7.乡镇青年同龄人返乡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在“你的同学(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等)中现在回村发展的人有多少?”这个问题中,回答“很多,50%以上”的青年只有10.24%,青年人才外流特点明显。
    (三)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调研结果显示,93.41%的青年认为年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接受过长时间的专业课教育,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素养和新型专业技能;受到互联网时代的深刻影响,大多都具有良好的互联网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因此,他们能更便捷地更新知识技术、更精准地追踪市场趋势、更迅速地抓住发展机遇。相较于传统的乡村组织者,青年大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更强,能够充分把握农村产业的发展势头,根据市场需求的实时变化,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和方向,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的地域特色。此外,青年人才还更愿意引进新型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把乡村生产有机融入现代产业体系,让广大农民深度融入现代产业链价值链。
    二、青年参与乡村振兴面临问题
    (一)城乡差距大导致人才外流
    城乡之间收入水平、发展空间、基础设施、文化资源的差距都使青年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虽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提高,但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依然在客观上存在差距,乡村中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更愿意外出打工,人才流失严重,乡村空心化现象凸显。除此之外,即使青年一开始迫于各种压力选择了服务基层组织,但因为乡村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后续也可能会把乡村工作当作职业生涯的一个跳板,“留不住人”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青年在农村工作的上升渠道不多,上升的空间也不大,就更坚定了青年向其他平台跳槽的决心。乡村吸引不到新鲜的人才,还难以挽留已经培育成熟的下乡青年,人才的输入与输出高度不对等,乡村振兴工作就缺少稳定性。
    (二)政策扶持不完善
随着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加深,吸引青年基层就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帮扶政策也在与时俱进,但是政策的帮扶力和执行力还有所欠缺,需要后续跟踪监督。政府中各个不同体系的相关优惠政策服务目前还是割裂性较强,缺乏统一的领导管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