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我国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也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国,拥有丰富而宝贵的文物资源。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文物的“衰老”不可逆转,这也是难以改变的自然规律。当前,随着国家和社会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发展,民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文物保护与修复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涉及考古、文化、价值认知、科学技术的复杂任务,要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的培养。
我国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探索起步较晚,历经多年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由看守式保护、抢救性保护,再到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的转变,文物保护科技得到长足发展。但在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文物保护修复学科体系尚未形成、高水平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紧缺等问题。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对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大,必须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建设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结合我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现状,当下文物保护修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一是文物种类繁多,保存年代久远。我国文物数量巨大、种类多样,既有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等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也有纺织品、纸质、金属、陶制彩绘等可移动文物。据统计,70%以上的不可移动文物和三分之一的珍贵可移动文物都存在各类病害。不同类型的文物,其材质、营造技艺及病害类型存在很大差异,即便是同种类型的文物也因保存环境的不同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病害类型和发育程度。因此,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必须具备较为专业的基础知识、审美能力、价值认知能力和高超的修复技艺。相对于现在工程而言,文物的寿命很难给出一个期限,对于已经存在几千年或几百年的文物而言,了解它的前世今生、预测未来保存期限极具难度,文物保护强调要做到万无一失,但实际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二是文物修复周期长。大多数的文物材质都比较脆弱,价值珍贵,且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因此,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和其他工种不同,往往工作周期较长且工作内容较为枯燥,对修复人员的耐心和技能极具考验。而且,很多不可移动文物,如石窟寺,常保存于人迹罕至的地方,区域环境较为恶劣,对文物保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也有较高要求。
三是文物保护需多学科交叉。文物保护修复除了传统的修复手法外,必须借助科学的技术手段。而科学的保护修复首先需要开展全面的价值评估,然后对文物病害分布及发育程度进行调查,其次结合文物病害类型和发育情况开展科学有效的保护,最后对文物修复成果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评估。整个保护修复过程包含文物价值的阐释、传统工艺科学认知、病害机理揭示、保护修复材料研发、修复技术与装备研发等。而这些工作往往涉及考古、化学、物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8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