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资源服务与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安排,5-6月,副主任X带领调研组,就全县医疗资源服务与保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在各单位开展自查的基础上,调研组一行先后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
X镇等10个乡镇实地调研,分5个片区共召集21个乡镇分管领导、卫生院负责同志和12名卫生行业的市、县人大代表座谈,召开县直有关单位座谈会,详细了解我县医疗卫生资源体量及服务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医疗资源服务与保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建设日渐完善。截至2023年底,全县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5所(综合医院2所、中医医院1所、专科医院2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卫生监督所);乡镇(中心)卫生院28所(含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村卫生室167个。全县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数2024张(公立1336张、私立688张);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编制数1485人(县级809人、基层676人);医护人员2273人(公立1877人、私立396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1+3”(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及民营医疗机构建设城区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依托X、X、X三个中心卫生院建设覆盖周边乡镇的三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区域医疗规划总体格局初步形成。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分别晋级三级医院和二级妇幼保健院。“15分钟就医圈”基本形成。
二是重大项目建设和发展投入力度超常。总投资3.84亿元的“X县人民医院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建成试运营。启动实施总投资3.57亿元的“X医学传承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安排1.2亿元分别用于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和X、X、X、X等乡镇卫生院新(改)建。化解县中医医院部分历史债务900余万元。自2023年起每年财政预算300万元作为X医学事业发展专项资金。2023年全县医疗卫生事业支出3.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政府办医“基石”更加牢固。
三是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县人民医院积极探索省际创新型紧密合作模式,成功挂牌“浙大二院X县分院”。县财政分5年投入1200万元用于其奖补合作。同步实施百名“歙医青年成长计划”。“五大中心”中4个通过认证,10个学科获评省市重点学科(省级2个、市级8个)。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各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自2019年起,牵头医院派出近300人下沉各分院驻点帮扶。逾五分之一乡镇卫生院达“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乡镇卫生院全额拨款和村医年收入保底政策。初步建立“大病县内治、小病就近医、未病共同防”的县域分级诊疗体系。基层诊疗人次占比稳定在60%以上。
四是X医学传承发展势头良好。县中医医院与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成专科合作联盟、与省针灸医院建成紧密型医联体、引进全国名中医X工作室,建成“智慧中医药一体化服务”项目,实现与乡镇卫生院网上会诊、县域内中药配送全覆盖。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乡镇卫生院均建有中医氛围浓厚的中医馆。大力推广普及中医适宜技术。2023年组织119人参加省、市中医类培训。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6类10项中医适宜技术,其中霞坑、三阳等卫生院可开展20余项。乡镇卫生院中医诊疗人次比达40%以上,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五是“三医”协同联动不断完善。坚持高位推动,成立县委卫生健康工委,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形成“卫健统筹、医保协同、药监支持”的医改联动机制。建立医共体中心药房,通过调整完善药事管理组织,遴选优化统一基层用药目录,统一审核采购,加强基层配送和药款支付管理,实现基层用药同质化。在全省率先开展适宜日间病床收治病种医保结算试点,有效破解“挂床”住院和“小病大养”等难题;在县中医医院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在X片区开展医保基金打包付费管理试点,有效改善片区“县外就诊”现象。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县医疗资源服务与保障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一些问题和短板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不优、不平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疑难重症诊疗能力不强。医疗资源低端重复,未形成错位发展。县中医医院因历史债务、人才流失等问题发展中困难诸多。X、X、X三个中心卫生院“区域次中心”功能不足不强,专科不齐、设备不足、短板明显;X中心卫生院布局较偏(不在乡政府所在地,距最远自然村20公里),与群众就医需求不相匹配(年门诊量超过X、X两个“区域次中心”)。部分乡镇卫生院“老旧小”问题突出,尤其雄村镇、森村乡和徽城镇等卫生院空间狭小,亟待迁建。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食宿条件简陋,职工基本生活条件欠缺。2023年建成的3个农村院前急救站点(转运点)配有急救车(转运车),但尚无足够的人员配备,也无日常经营经费保障等,院前急救工作难以按标准流程正常启动运转。城区预防接种门诊布点兼顾新城区不够。多数村卫生室达标建设,但在村医中午(部分夜间)值班休息和生活功能用房的设置方面普遍不足。
二是服务机制有待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资金、人才、利益协调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挑战。远程会诊中心建设还需加强各方资源配置与协调。医共体双向转诊政策落实不理想,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信任度不高,下转困难。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不够合理,药品集采与临床用药存在结构性不足,不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需求,导致患者特别是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疲于往返县级医疗机构。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制约了服务质量和效率。落实财务制度的方式方法有待调整和改进,节余留用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实行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尤其是新建房屋)折旧提取只在医疗服务收入中扣除,导致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入没有节余,严重影响医疗机构业务发展的积极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与职称评聘的矛盾依然突出,晋升通道狭窄;偏远山区与城郊乡镇卫生院工作补贴差距不大(不足百元),激励作用不显;医院值班有其行业特殊性,但收支无结余则没有值班费。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工作躺平、待遇躺赢”现象。
三是医疗人才相当匮乏。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人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专业人才紧缺。县级医院(尤其是县中医医院)难以留住高级人才,乡镇卫生院招人难,留人更难。如近5年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共辞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3人,其中县人民医院148人、县中医医院56人、乡镇卫生院19人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6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