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0131)

石城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1],以新思想定向领航、以新理念指引发展、以新作为展现担当,锚定高质量发展之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富裕美丽温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石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奋进赶超的态势持续巩固
    一年来,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投资、稳消费、稳市场主体、稳产业链供应链,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比拼赛”进位争先。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建立月度、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和“红黄绿灯”[2]预警监测制度,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全时段、全周期拼抢姿态奋力实现“月月红”“全年红”。全年GDP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预计出口总额增长6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方阵”;GDP、规上工业营收、园区工业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连续多次在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作先进典型发言。纾困解难“组合拳”主动出击。不折不扣落实省“28条”、市“34条”、县“37条”等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超5亿元。扎实推动国有融资平台优化升级和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龙头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稳步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推出工业发展引导基金、鞋服产业贷、可转债等金融产品,高效服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全县银行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39%。出台9条措施,有效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积极扩大商贸文旅消费,发放政府电子消费券625万元,撬动消费约3000万元。项目投资“加速跑”持续发力。扎实开展“大干项目、大抓落实年”活动,同步推动争资争项和“双招双引”[3],实行领导牵头、专班督导、挂图作战,项目储备、招引、开(竣)工滚动接续、压茬推进,有效投资加速落地,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全年争取上级资金36.88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限额较上年增加5.6亿元,同比增长78.3%,投放规模、占比位居全市同类县前列;争取政策性开发性基金1亿元。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5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2个,连续四年完成“5020”项目[4]引进任务。全年实施省大中型项目20个,完成年度投资约74.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33.12%;实施“八大行动”重点项目131个,完成年度投资约83.44亿元。
    (二)融合互促的产业持续提档
    一年来,我们立足石城特色和优势,以高质量打造“两地三区”[5]为主抓手,着力推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稳定、利益链联结和创新链支撑,一二三产互利互促、齐头并进。工业经济稳步壮大。完成“一园四区”[6]新开发平台面积1200余亩,新建标准厂房33万平方米。大力推动品牌运动鞋服首位产业集群发展,投资达20亿元的龙行天下鞋服产业链示范项目竣工投产;鸿豪鞋服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佰盈体育获评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鞋服产业产值突破170亿元。9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7],9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8]企业,62家企业入库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品牌运动鞋服为首位产业,以新能源、矿产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新型机械制造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超20%,工业用电量增长17.69%,增速均列全市前列;工业税收突破5亿元。工业园区新增务工5570余人,增速居省市前列。现代农业扬优成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完成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粮食作物39.53万亩。新增大棚蔬菜1595亩、露地蔬菜2193亩。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白莲)标准化生产基地正式获批,“石城贡米”“石城烟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专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2个;全年认证绿色食品农产品2个、有机和有机转换农产品29个、市级富硒产业示范基地5个,全县富硒农产品达43个;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联工促农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德都食品获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农民合作社达495家,家庭农场达205个。智慧物流园、小松冷链仓储基地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供销集配体系实现县域全覆盖。现代服务业逆势上扬。推进“旅游+”“+旅游”,文旅、工旅、学旅、农旅深度融合,全域旅游带动现代服务业全方位发展。顺利承办全市旅发大会,举办第十届旅游文化节、国际标准舞全国公开赛等系列文旅活动。云境研学基地、花海温泉(二期)、天沐温泉(二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石城段)、麒麟山军事体验等项目加快推进,大畲乡村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百里荷花”乡村旅游风光带获评省乡村旅游风光带。夜间经济异军突起,客家风情商业街、爱琴广场等“夜市圈”人气兴旺,浪漫琴江文旅街区成功创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县接待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2%、32.64%。直播带货、网络团购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全县网络零售额突破10亿元。
    (三)秀美清新的环境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硬设施与软环境协同推进,齐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城乡环境更加靓丽。“三调”成果正式发布运用,“三区三线”[9]划定全面完成。大力推进城市能级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3.3平方公里,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6.58公顷;建成发展九路、金丰路、井岗路、栏皋路、温坊路北段等14条城市道路,振兴大道路面维修、东城大道电力杆线入地迁改项目完工,铺设燃气管网11.6公里;红星巷、陈家排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建成棚户区(城中村)返迁房200套,闽粤通衢历史文化街区征拆签约全面“清零”。大力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小松镇、赣江源镇获评省级生态园林城镇,赣江源镇在全市第二批示范乡镇考核中列第一名。扎实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整治空心房、杂乱房、赤膊房6000余栋,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万村码上通”[10]5G+长效管护平台建设如期完成。营商环境更加便利。新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启用,全面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云踏勘”[11]评审服务,实现线上“即勘即批”,全面承接108项“市县同权”事项,50项惠企政策上架“亲清赣商”平台[12]。“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13]、电子保函、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14]审批等便民利企服务陆续推出,为2万余个市场主体减少现金流压力超49亿元。探索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审批服务模式改革,将土地供应、策划生成、项目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流程再造、时限精减。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有望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生态环境更加优越。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强化联防联治协同效应,全县PM2.5浓度同比下降11.1%,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城区生活污水扩容工程竣工试运行,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乡镇主要河流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县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个、市级生态村5个,成为全市第二个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县。严守湿地面积保有量红线,湿地保护率超全省平均20个百分点。全面落实禁捕退捕和“十年禁伐”要求,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行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5平方公里、低质低效林改造4万余亩,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二脊沼兰、中华穿山甲等珍稀物种,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明显。
    (四)幸福生活的画卷持续舒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一心为民、发展惠民,努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息息相关的关键小事,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实现大幅提升。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全年累计投入各类衔接项目资金1.88亿元,批复实施项目267个。建立“三线并行”[15]预警机制,精准帮扶监测对象,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强化后续扶持,不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16]水平和安全饮水质量;累计发放务工交通补贴、困难学生教育资助、“雨露计划”[17]补助等各类资金7153万元。扎实做好就业、产业帮扶,实现脱贫人口就业2.5万人,全县“一村一品”[18]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升级实施“万人培育计划”[19],建成1个省级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1500余名、乡土人才3800余名,引领6800余名脱贫群众走上致富路。大力推进秀美乡村建设,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点2个、示范点22个、基础点149个和乡村振兴示范街区11条。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日益健全。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多渠道推动乡镇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均经营性收入达36.7万元,同比增长25.6%。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发放养老保险4.93亿元、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金1.0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持续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采改革,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至75%左右。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3亿元。优化学校网点布局,新改(扩)建校舍17.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965个,15个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项目有序实施,初中学考成绩进入全市“第一方阵”,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实现“九连增”。县传染病医院、县疾控中心、赣江源镇中心卫生院、木兰乡敬老院(扩建)等项目基本完工,西城体育中心、东城中小学、石城一小城北校区、县第三人民医院(二期)等项目顺利实施。丰山乡成功创评省级卫生乡镇。石城灯彩节目《头番红龙》入闱“山花奖”终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创新设立驻外文明实践站7个,成功创评三星级以上所(站)51个,延伸领域示范阵地7个。扎实推进“五大创建”[20],全民文明素养大幅提升。县城水厂管网延伸、应急备用水源地取水头部改造等水利工程顺利推进,七机排水库下闸蓄水。G206小松至石子排段顺利实施,塘子岭至睦富桥公路建成通车,完成农村公路双车道改造27公里、危桥改造3座,顺利通过“四好农村路”[21]省级示范县动态考评。新(改)建10千伏线路32.3公里。全面完成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制发工作,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9个。社会治理蜚声八方。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连续八年获评全省森林防灭火“平安春季行动”平安县,小松镇获评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创新建设“实诚人”矛盾纠纷(信访)联调中心,矛盾纠纷实现多元化解,信访工作实现“六个下降”[22]。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政法满意度、公众安全感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建成智慧安防小区44个,“雪亮工程”[23](二期)基本竣工。成功举办全省移风易俗改革“石城经验”现场推进会,“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享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公平竞争审查、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小松镇许坊村成功创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4件、政协委员提案67件。国防动员、消防救援、统计、审计、外侨、科协、气象、民宗、史志、档案、老龄、慈善、工青妇、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殷实。
    (五)勤政务实的风貌持续彰显
一年来,我们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新形势下“五型”政府[24]建设,全力锻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队伍,为高质量发展凝心聚魂、强筋壮骨。我们坚持政治引领,忠心向党作示范。迅速掀起“贯彻二十大、石城作示范”热潮,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面完成省委巡视发现涉及政府职能方面的共性问题整改,认真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十周年“回头看”活动,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着力打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有望获评省“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我们坚持对标一流,攻坚克难勇争先。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按照“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地”要求,对标先进、咬定目标、排除万难,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成功打赢了几轮突发疫情阻击战、歼灭战,有效抗击了石城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旱情。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获评全省第一批优秀健康县、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考核先进县、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节约集约用地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名。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勇闯新路开新局。主动融入大湾区,持续选送干部跟岗锻炼,设立深圳市罗湖干部教育培训(石城)教学点,与大湾区之间资源、资金、人才、项目的“双向奔赴”更趋频密。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入选全省财政直达资金信息公开试点县、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县;全省基层政务公开“十县百乡”示范创建高质量推进;县农业农村局获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活力迸发,11个场景入选市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机会清单”[25];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cankao.com/16895.html